家校社协同共育 - 携手共创未来,见证成长力量

2024-12-30 10:53

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巩固“双减”成果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、提高课后服务质量,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了“双减”政策的焦点之一。

协同育人是指社会相关组织部门、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、共同育人的理念。

微信图片_20240202150055.png

协同共育的重要性

1.提供全面成长环境

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和第一环境高度相关,协同育人能够使孩子在情感、社交、知识等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。

2.提升教育质量

家长、社会的参与能为学校提供反馈和建议,帮助学校改进教学方法、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。

3.增强孩子的安全感

家长的积极参与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,这种情感的支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同时,社会的参与也有助于营造安全和和谐的成长环境。


协同共育的实施方式

1.开放课堂与活动

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,如公开课、运动会、文艺汇演等,让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。

2.家长培训与参与

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教育培训,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。同时,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活动,如家长义工等,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。

3.资源共享与互补

相关部门和学校可以共享教育资源,如图书、学习工具等。同时,家庭可以提供更多情感和生活上的支持,学校则提供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管理。

4.定期沟通与交流

社会、家长和学校应建立沟通机制,如家长会、家访、学生社区活动等,共同制定教育计划。


协同共育不仅仅是大家在教育责任上的分担,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合作。